9月17日,泰柬边境突发又一起严重冲突。
事件起于傍晚时分,出事地段位于泰国沙缴府和柬埔寨班迭棉吉省的交界区域。这片看似普通的土地,却像一直没熄灭的灰烬,任何风吹草动,火星便可四起。泰方称之为“班农雅考村”,柬方却坚持应叫“拜占村”,权属争议由来已久,历经几十载依然无解。
冲突导火索,是有柬埔寨民众试图拆除边境铁丝网时,遭到泰方人员的催泪瓦斯与橡胶子弹驱赶。据柬方通报,有超过20人因此受伤。边境线上的铁丝网、轮胎路障、甚至扩音设备,营造出对峙的紧张氛围。催泪瓦斯的刺鼻味道夹杂着空气里不易辨认的尘土气息,现场枪声点点,村民们不得不关紧家门,低声交流着可能的动向。紧张情绪像一张不过分拉紧的网,每个人都感受到,却无法挣脱。
屋内的老者频频咳嗽,年轻人则不时走到门口探看远处烟雾,在漫长的等待中揣摩下一步会发生什么。
此类冲突在2025年已非第一次。仅在七月,类似地段就曝发过多年来最为激烈的武装对抗,数十人死于非命,两百余人受伤,多为无辜百姓。当初起因是泰方指责柬方埋设地雷,柬方则归咎于历史遗留。没几天,一度升级至泰国空军出动战机空袭。场面之凶险,震动东南亚。最终在马来西亚等第三方调解下,双方暂作停火,但根本性症结远未解开,和平保持得极为勉强。
传播至更高层面,与其说这是一场局部冲突,不如说是泰柬两国国内、国际多层博弈的投影。
此次摩擦,泰方声称是大批柬埔寨民众率先越界投掷石块与弹弓,被迫动用防暴措施,柬方则反指泰军有组织、具侵略性地跨境武力打击。彼此说辞各执一词,分歧症结——对边界归属的历史与现实认定——始终未能解决,特别是柏威夏寺一线的势力范围之争,数十年反复无果。
冲突爆发后,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迅速致函中国、马来西亚、美国、法国及联合国,指控泰军在多地设置障碍并逼民搬迁,并警示泰方正计划以武力染指柬西部和西南部的多个区域。泰国政府则坚称防线位于本土境内,是柬方纵容民众非法越境滋事。彼此交涉无果,早前停火协议名存实亡。
表面争的是一条界线,背后牵动的却是两国政治安全敏感神经。泰国本就军政斗争格局复杂,军方逢边境事件必表强硬,以巩固其国内角色。柬埔寨则处在新任首相洪玛奈稳固政权的敏感期,“守土有责”成为维系民意的关键诉求。因此,边境火药味恰与两国内政需求互为呼应,难以真正降温。
国际舞台上,中国的斡旋作用日益凸显。不久前,中国特使在曼谷明确强调和平对话,支持以协商管控局势。9月16日,王毅在北京与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面谈,再次提出中方愿提供积极协调支持。值得注意,柬副首相兼国防大臣狄西哈正值北京出席香山论坛之际,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会晤,提出深化两军演训与培训合作。谈及中柬合作,已不仅是口头表态,实质互动正在强化,进一步显示中国对该地区安全实际影响力的提升。
从实力对比泰国经济总量逾5000亿美元,装备精良,拥有东南亚唯一航母;柬埔寨GDP不足300亿,军力悬殊。面对不对等安全压力,柬方理所当然寻求外援,中国成为其首选依托。而泰国则因美泰关系密切,天然与美国保持沟通默契,两国边境冲突很容易上升为国际角力的新前线。
更大的隐忧在于,这种地缘纷争极易点燃外部势力介入的火花,演化为区域不稳定的持续隐患。而首当其冲的,是夹在权力与枪声之间的普通边民,生计与安全皆难安稳。
中国近年来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在柬发展,包括工业、农业与基础设施共建。停火若长期无效,项目与区域发展将受重创,影响远超军政平衡本身。胶着的痛点不仅是铁丝网、催泪弹等物理隔阂,而是缺乏一个能被各方真实信任的和平谈判机制。历次协议,一纸常常成空。
洪玛奈面临国内外双重压力,既要对内显强硬以稳政局,又要对外展现理性避免局势失控。泰国军方同样骑虎难下,既受政策拖累,又难以率先妥协。僵局之下,唯有真正建立互信、外力搭桥、谈判升级,才有可能破局。
当下,北京正通过多维外交与安全协作,逐步成为局势缓冲关键。狄西哈访华实际就为深化军合作吸取“定心丸”。此次风波,不过是东南亚复杂时空错位的一瞬缩影——历史纠纷、政治利益、国际势力交缠,形成层层褶皱与裂隙。
边境一带仍旧硝烟未散,外交场合对话密度增加,整盘棋局更加不确定。未来局势如何演变,将取决于各方是否能摒弃非理性博弈,真正让边民获得喘息空间。
如您对此有见解,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。
文 | 云水闲心
——完——
官方信源
1.《泰柬边境再起冲突,双方互相指责》,2025-09-19,杭州日报
2.《柬泰边境冲突已致逾百人伤亡》,2025-07-26,环球网
3.《王毅会见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》,2025-09-17,东南网
4.《狄西哈赴华参加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》,2025-09-17,高棉日报社驻京分社
启泰网-股票配资官网-股票日内配资-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